骨质疏松的防治
骨质疏松以骨量减少,骨组织微结构退化(松质骨骨小梁变细、断裂、数量减少、皮质骨多孔、变薄)为特征。患者骨的脆弱性增高,容易发生骨折。我国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生率女性90.48%,男性为60.72%。 骨质疏松是一种退行性病变,需要及时、长期治疗,一旦发生骨质疏松应保持平衡心态,积极面对,特别应在以下几方面重视: 一、饮食 1.合理饮食,多进含钙、蛋白质、维生素丰富的食物,如奶制品、豆制品、芝麻酱、虾皮、鱼肝油、鸡蛋、新鲜蔬菜及水果;避免长期高蛋白、高脂肪、高纤维素饮食。 2.患高钙血症、肾结石等疾病者,应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。 二、运动 1.根据年龄及骨质疏松情况选择运动方式,要循序渐进,以能耐受、无疲劳感为宜。 2.运动方法如:行走、慢跑、太极拳、太极剑、体操、球类运动和跳舞等,老年人应避免剧烈跳跃及扭转运动。 3.充足的日照,预防骨质疏松每天至少晒太阳30分钟,治疗骨质疏松每天晒太阳不少于1小时,但应避免曝晒。 三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1.禁烟、不酗酒、不偏食。 2.不喝大量浓茶、咖啡(每天不多于3杯),不喝碳酸饮料。 3.适当户外运动,避免外伤,防止摔倒及骨折的发生。 四、治疗 1.积极治疗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发病:如甲亢、甲旁亢、糖尿病、慢性肝肾疾病、胃肠疾病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骨折等。 2.及时就医,正确选用药物,如:钙制剂、激素、密盖息、福善美等。 3.定时到医院咨询、复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