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和风雨七十年溯源——记太和老人姚秉潮先生

 

老人推门对我说:1944年,我就是在这儿做学徒!

我一愣,一时间没有回过神来……

在后来的交谈中,那一幅幅画卷在我的脑海中越来越清晰,那市井巷间的一幕幕熙来攘往、那药号里一个个 忙碌有序的药工身影……

接下来,让我们随着姚秉潮老人,一起走进1944年的孙泰和——

 

【姚秉潮老人,1930年生于宁波慈溪。1944年,15岁的他,经人介绍来到位于菜市桥96号的“孙太和药号”师从孙太和创始人之一的董锦芳先生,开始了他的学徒生涯……】

 

 

——有句话叫“三年学徒、四年半作”。我是1944年进的孙太和,一直到1955年公私合营那会儿才离开,后来一直从事药事工作。这十多年,我的青春时代就是在孙太和的学徒生活中度过的。现在我86岁了,我收到了你们的宣传资料,我很激动,一定要来看看,现在的孙太和什么样了,今天看到了,和我想象的已经大不一样了。

——老底子的孙太和,用的是“太”字,有些史料中记载的是“泰”,我们那会儿,真正挂在门面儿上的是“太”字。当时,菜市桥一带医馆药铺有很多家。杭州药馆分大同馆和中同馆。大同馆的有三家:胡庆余堂、种德堂和泰山堂。孙太和属于中同馆,和俞同春都属于中同馆里名列前茅的。一条街上,我们三家是紧挨着的,我们是第一家,往后是德盛堂(音),第三家就是俞同春。三间里,我们最大,老底子的墙门房子,门面大约有现在的两个商铺那么大,进门是天井,然后是柜面,再是先生看病开方的地方,再后面就是药库药房了,药工们大都在那里工作,炮制药材、自制丸散膏丹、都在那儿。二楼是我们学徒们住的地方。加一块儿,总共大约有300来个平方吧。当年的药工也有二三十个左右,都是从学徒做起的。我们跟着师傅一块儿住,全是和我差不多年纪的毛头小伙,一住就是十多年,我是算年纪比较小的,比我再小的师弟也有。

——柜上的事儿,我们做学徒的知道得并不多,但大概还是晓得点的。老板是个宁波人,姓韩(复核史料后发现,姚老提到的韩老板在19508月于庆春街462号重新复设的孙泰和恒记国药号中,占总资本3600万元中的1600万,是四个股东中的大股东。学徒眼中的老板指的就是他),韩老板不出现。史料提到的蒋贵翔才是药号的负责人,就好比现在的总经理,但因为他常年在上海,真正打理药号的就是我的师傅董锦芳。另外裘松茂是会计,我师傅外出采办的时候就是他负责。

——我师傅做采办,所有的道地药材都是要到最正宗的货源地去一一采购回来。解放前后,交通不便利,加上战乱,一去就是很多天,还要担心师傅的安全。师傅采办回来后,学徒们开始对药材进行炮制。过一段时间,师傅又得出发进另一批货去了。打个比方,光是川贝一样,根据产地的不同大有讲究。大师傅要根据产地去找到最正宗的货源,道地药材就是这样来的,一点也不得含糊。而道地的货就是不一样,想要疗效好,就一定得讲究“道地”这二字。现在想来,我们那个药材啊,真是好!天然、无污染、品相好,炮制讲究,大师傅都是亲自把关的。我们在炮制饮片时,分头刀、二刀、三刀的,质量各不相同,学徒工要严格地区分开,分别装进不同的斗,打成不同的包。我们柜上既做批发,也做零售。先生在里屋开完方子,我们都要先划价,用的是钱、两,半钱是常有的,而价格就在我们心里,算盘子一拨,我们就能划出价来。当然老底子的方子用药的味数是不多的,十来味药是最多了,大方子几乎没有,先生开方也就两三副药的量,病人往往一吃就好,灵得很。说到先生,当年的坐堂先生就是张硕甫先生。他儿子张瓞安我应该是在柜上见过的,那时候还很小。

——做学徒那会儿,我们分工是很细的,“头柜”做“头柜”的活儿,“二柜”做“二柜”的活,我们学徒在后面干活,至少三年,才有机会到柜上去,然后再做四年半作。“半作”相当于今天的调剂工作,划价、校验、抓药、审方、发药,样样都要干。我们称药用的是小戥子,半钱药量,我们一抓一个准。我们抓药也是那个讲究啊,先生如果开出八味药,我们要用仿单一一按剂量包成小包,再包成大包,先生开几贴就有几个大包,然后捆到一起。“仿单”也讲究,每一味药都有对应的“仿单”,上面印有药名、功效、用法、禁忌等等。单味药包好后,仿单上一目了然是什么药,再包大包。那时候,不但包药考究,诸如打粉这种工艺,我们也是按单味药称好药粉的剂量,再调配到一起,一份一份地制作出来的。回想起来,那小戥子一晃一个准啊,那算盘子一拨一个快啊。

——在药店里,因为道地药材讲求品质,所以采办的事儿很关键,学徒学到的只有店里的活计,采办的事儿,我们学不到,没有机会跟着师傅出去办药。记忆里,最多的就是药号里的样子。柜面虽然高高的,但里外全能看得一清二楚,我在三年学徒之后,一直是做半作,从那时候开始我已经不做炮制的活儿了,在柜面上做划价、复核、发药的活儿。药价是最熟悉不过的了。由于我们那会儿分工很细,从采办进货到入库、炮制、分品相、上斗、划价、验方、抓药、复称等,不同的伙计干不同的活,我们几乎没有错误的时候。

——那些个丸散膏丹全是我们在后院自已制作的,我印象很深的有小儿化痰丸、辟瘟丹、纯阳正气丸、八珍膏、驴皮膏。全是师兄弟们一起制做出来拿到柜面上去批发零售的。这个活,不但靠配方,也靠手艺。而今,我的师傅、师兄弟们大多不在了,中药的炮制法也经过了几个世纪的改良,象我这样86岁的老药工怕是也要成为老古董啰!

是啊,对于医馆的新人们而言,老人的到来,几乎要与现代的年轻人们相差近一个世纪,我如获珍宝般珍惜这一段缘份。

岁月的变迁中,历史的印记正在渐渐淡去,我去哪儿才能找到这样的“宝贝儿”。现在的姚老与老伴儿住在翠苑,今天是坐着公交车专程来找寻孙泰和的足迹的。

祝福老人能健康、长寿,能再有机会,与我们一同聊聊那泛黄的记忆……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文字整理:陆晓韫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5510